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一直以后装为主。而现在,转机出现了。
今年2月1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调整《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相关内容的通知,自2020年7月1日起,新申请产品准入的车型应在选装配置中增加ETC车载装置,供用户自主选装;自2021年1月1日起,新申请产品准入的车型应选装采用直接供电方式的ETC车载装置。政策驱动,ETC前装成大势所趋。
■对相关产品品质和品牌的要求提升
据了解,从工作原理来看,ETC主要是通过DSRC技术让车载单元(OBU)与路侧单元(RSU)信息互通,实现不停车收费。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优化限行管理,大大提升路网的通行效率,而且有助于车车、车路和车人之间的信息互联,提升驾乘安全。因此,这项技术近两年一直被认为是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重点推广。
201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随后相关部门又多次发文指导各地加快发展ETC,并提出在2019年底国内ETC用户数量达到1.8亿的要求。
2020年2月,工信部发布的新车选装ETC政策为ETC从后装市场挺进前装市场提供了重要助力。从今年7月1日起,在国内销售的乘用车、货车、客车及专用车新车,很多都有可能前装ETC,更具体一点就是,未来汽车领域所有上市新车都将具备选配前装OBU产品功能。这意味着前装OBU技术进入了国标强制要求,产品规格升级到了车规级别,未来对产品品质和品牌的要求都将大幅提升。
事实上,受益于取消省界收费站政策的推动,ETC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各省大力开展高速ETC相关工程建设以及拓展ETC用户,ETC相关设备需求量大增,行业龙头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2020年一季度,金溢科技、万集科技、聚利科技三家优势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这也是近三年来万集科技首次在一季度实现盈利,此前两年一季度均处于亏损状态。
■部分企业瞄准ETC前装商机
借着政策的东风,不少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已就此展开研发和布局。
今年6月,福田戴姆勒推出了国内首款前装ETC重卡。为解决用户痛点,该公司从欧曼超级重卡生产源头着手,实现出厂车辆标配OBU与ETC,并以前装ETC为切入点,打造车载终端和云平台,构建硬、软、云一体的车联网服务生态,为企业高效运营赋能,提升重点行业干线物流运营效率。据介绍,在车辆生产环节对货车ETC进行标准化前装,将比后装成本更低,这样既有益于客户,又能以此为介质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功能集成。
10月,福耀玻璃公布了前装ETC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天线防拆技术,将ETC感应模块植入玻璃内部,在有效发挥玻璃天线作用的同时,解决高端玻璃上金属膜层对讯号阻隔的弊端,有效保持信号一致和稳定,其功能还可扩展至停车、加油等出行服务,代表了ETC应用的新方向。
爱驰汽车大数据平台部总监李海军向记者介绍称,无论从政策推动还是技术发展,都促进了ETC的进一步普及;不仅高速公路,停车场也是前景广阔的应用场景。不少企业目前都在考虑对ETC前装布局,但传统燃油车因电路布置的限制,在这方面的成本投入会较高,不如用户直接后装来得经济——除影响美观,在功能上没有太大区别,所以传统车企除旗下高端品牌外,对于前装ETC的动力不足。
而造车新势力普遍从用户体验出发,且新能源汽车电路布局比传统燃油车更加合理,便于前装ETC。“造车新势力在积极推动前装ETC,爱驰汽车将ETC传感芯片,与雨量感应器等芯片设备一起内置于前挡风玻璃支柱位置,目前已为客户做了ETCP接入。新能源汽车前装ETC成本增加很低,却能很大程度上提升消费者的用车体验,这比ETC本身更具价值。”李海军说。
■形成“ETC+”产业外延值得思考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前装ETC“风口”出现,其未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比如对路径识别、防拥堵和停车场管理等应用领域进行延伸开发,助力ETC从现阶段单一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走向城市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比如智能停车场、助力城市交通管理,形成“ETC+”产业外延趋势。
不过,谈及前装ETC的市场前景,中汽协信息服务委员会秘书长朱伟华却并不十分看好。他认为,ETC并不是收费的惟一技术方案,至少目前一线城市就不乏依托于个人信用的摄像头延迟支付。收费并不一定要实时支付,事后支付的方案也很便捷。以停车场场景为例,本来可以利用摄像头事后支付,但为了满足ETC用户支付需求,停车场还要增加几万元成本采购ETC接收设备,运营方显然不愿意接受。“所以,从业务角度讲,ETC技术路线的兼容性还不够强。何况前装ETC的成本基本要靠车企承担,这恐怕很难让它们产生积极性。”朱伟华对记者说。
李海军也提出担心,前装ETC未来最大的困境可能在于供应商盈利模式的建立。ETC前装的总量和利润空间有限,不可能无边际地呈现爆发式增长。在他看来,ETC能获得车辆的位置数据,但没有足够的场景空间可挖掘价值。而新能源汽车的所有行驶数据都要上传,如果ETC位置数据能与车辆数据及时匹配,还是有可能产生一些商业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ETC供应商要与车企合作才能共赢。”(中国汽车报网)